【优秀科学家先进事迹材料一】
默默耕耘勤研不辍
——郑州轻工业学院优秀科学家方少明教授
方少明,男,汉族,1963年7月出生,河南省汝南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先后获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跨世纪人才培养对象、河南省青年科技专家、河南省高新技术专家等荣誉称号,2006年被河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河南省优秀专家。
他是国家级特色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负责人,教育部“多尺度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负责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多尺度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研究”团队带头人,河南省“应用化学”重点学科第一学术带头人,中国塑料工程协会塑料改性专业委员会理事、河南省化学会常务理事、《工程塑料应用》杂志编委和《Advances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客座编辑。
他长期从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以材料化学、功能高分子材料为主要研究方向,先后主讲《高分子化学》、《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学》等本科课程和《近代测试技术在材料中的应用》、《功能材料》等硕士研究生课程。
潜心从教矢志不渝
从事高等教育工作20余年来,方少明教授遵循“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的古训,坚持寓学于教,由教促学,做到教学相长。始终以初登讲台的激情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甘做学生成长成才的阶梯。
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负责人,方少明教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主持的《高分子材料成型工程》为省级精品课程(网址:http://jp.zzuli.edu.cn/gfz/index.html),课程的主要目标就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成型工艺方法、熟悉所用设备和模具,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工程实践技能、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他主持完成的省级立项教改项目《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有效解决了如何更好地将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如何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和信心等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促使学生主动追随本专业最新的发展动向,扩大了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和层次,真正实现了毕业生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
教书育人桃李满园
从教20余年来,方少明教授先后培养了1400多名本科生、研究生,为国家的塑料产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在自己的领域作出了贡献,为社会发展贡献了聪明才智。毕业生中涌现了以中意合资山东奇威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文为代表的40多位优秀企业家,以神马工程塑料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曹应民为代表的一大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技术骨干,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硕士生导师庞明磊等为代表的科研院所科研骨干,以及在英国伯明翰大学、纽卡斯尔大学等从事研究工作的张振宇等海外留学人员。
锲而不舍勇于创新
方少明教授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以科研促教学。他主要从事材料化学、功能材料等理论与技术研究,并取得了多项重要的成果。如通过聚氨酯丙烯酸酯大分子单体聚合技术,制备出了一类新型耐高温高强度高透明聚合物功能材料,该透明材料抗压强度≥800MPa,热变形温度>200℃,经国防科技信息中心检索,国内外尚无同类技术报道,该项技术于2006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创造性地将稀土配合物合成技术和聚氨酯丙烯酸酯大分子单体合成技术相结合,合成了一类应用性能优良的稀土功能高分子材料,该类新型材料在保持高透明性的基础上,还兼具良好的光(电)致发光性能,在航空航天等特殊光学材料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获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近年来,他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项目1项、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项目1项、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项目1项、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项、河南省“火炬计划”等其他纵向项目7项,并与中国神马集团、中国石化洛阳石化聚丙烯有限责任公司、河南豫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等开展横向联合项目多项。同时,他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中国轻工业科技进步奖4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0多项。他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80多篇,SCI/EI/ISTP收录论文80多篇,出版教材及专著3部。
学研相长服务社会
方少明教授以有机硅活性单体为基础,制备出低摩擦系数的通讯光缆用硅芯母料和硅芯管,并实现工业化生产,应用于省内许平南、信南等高速公路,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六千多万元,为我国高速公路行业的科技进步做出了较大贡献。
他与中国神马实业公司合作研究了神马实业纺丝工序清洁生产工艺(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制备出高性能分离膜,解决了该公司纺丝工序的污染问题,实现了清洁生产,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相关行业的清洁生产起到了技术示范作用。
甘为人梯团队建设成绩斐然
方少明教授在团队建设过程中,注重发挥传、帮、带作用,甘做年轻人成长的阶梯。自1997年以来,他先后指导10多名青年教师,目前他们都已成长为各自岗位的骨干。如在他的带领下,陈志军、张忠厚已成长为团队的骨干力量,分别在2006年、2007年晋升为教授;他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张宏忠副教授已经成为学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并于2009年晋升为教授;他指导的青年教师周立明先后获得郑州轻工业学院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2000年至今,青年教师刘春森、张晓静于2008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资助;刘春森博士2010年获得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张晓静、何领好二位教师已成为材料学课程主讲教师,并在2008年学校青年教师大奖赛上分获二、三等奖。一批批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为团队的建设和发展,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0多年来,方少明教授始终如一,默默耕耘,勤研不辍,为学校事业和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如今,当大家还在讨论如何参与到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去的时候,方少明教授已经带着他的团队负任在肩,悄然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