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tific Reports》报道杜保强博士课题组在时频测量方向的研究成果

时间:2016-09-14浏览:1090设置

杜保强博士带领的精密时频测量与定位技术实验室团队在时间频率的高精度相位处理和比对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时间、频率信号的群量子化相位处理方法,发现了群量子化相位的科学变化规律,实现了异频信号之间超高分辨率的相位处理和比对。该成果《High-Resolution Group Quantization Phase Processing Method in Radio Frequency Measurement Range》于201678日发表在《Nature》系列期刊《Scientific Reports》(SCIENTIFIC REPORTS6:29285DOI:10.1038/srep30665)上。Scientific Reports》是Nature出版集团推出的一个综合性科学期刊,在线出版,公开访问,内容涉及自然科学的所有领域,2015年期刊影响因子为5.228JCR2区。

该成果首先利用模糊区特征脉冲检测方法,缩短了相位噪声或相位抖动区域的宽度,减小了闸门变化的随机性和有硬件引起的系统误差,提高了相位比对的精度;然后根据群量子化的相位变化规律,对群量子化相位进行处理,有效减小了测量误差,获得了优于皮秒的测量分辨率,解决了在同一测量机制下,宽频率测量范围、快响应时间和高分辨率的统一性问题。该成果为高分辨率时频信号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在时间频率的高精度传输与比对、相位噪声的测量与抑制、新型原子频标技术等精密测量物理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该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项目以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等的资助,同时得到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冯大政教授研究团队在数据处理技术方面的支持。

杜保强博士研究团队近年来在时频测量与传递、精密定位和信息与信号处理方向开展研究工作,重点关注时频信号的稳定度、准确度、分辨率、相位噪声分析及应用,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项目8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3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发表SCIEI检索论文30余篇,主要成果发表在:《SCIENCE CHINA-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SCI JCR=2 IF=1.575)、《MEASUREMENT》(SCI JCR=2 IF=1.742)、《IEEE TRANSACTIONS ON ULTRASONICS FERROELECTRICS AND FREQUENCY CONTROL》、(SCI JCR=1 IF=2.287)《SCIENTIFIC REPORTS》(SCI JCR=2 IF=5.228)等期刊上

 

科技处

0一六年九月十四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