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按照《河南省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2011-2020)实施方案》总体部署,省科技厅决定组织开展2015年度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申报工作。各二级学院(系)学术委员会应对本单位申请人进行评审,着重从申请人近五年主要创新成果、创新点及其科学意义、经济社会效益;近五年重要论著及被引用情况;近五年承担省部级以上高层次项目、及奖励情况。获资助后拟开展项目研究的依据和意义;项目研究内容、关键问题、目标、创新性及研究条件及工作基础;预期成果及进度安排;项目经费预算等方面进行把关,将最具竞争力人才推荐至科技处,现将有关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包括科技创新杰出人才、科技创新杰出青年两部分。
一、支持重点:
科技创新人才计划重点支持围绕《河南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河南省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和发展规划(2009—2020年)》确定的我省科技优先发展领域进行申报的人选。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要加大培养企业科技创新人才的支持力度,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本计划与“人才培养联合基金”不重复支持。我省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的“人才培养联合基金”侧重培养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青年科技创新人才,为青年科技人才大胆创新创业提供更多机会,调动青年科技人才发展事业的激情和活力。在“人才培养联合基金”实施期间,本计划科技创新杰出青年侧重培养应用研究和产业开发青年科技创新人才,重点支持已取得同行公认的创新性成绩或创造性科技成果、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
二、申报条件
(一)科技创新杰出人才
科技创新杰出人才的申请者,除《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管理办法》规定的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该办法第九条规定的以下条件:
1.在豫工作或被在豫单位聘用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获得博士学位五年以上(证件签发日期到受理申请当年12月31日满五年)并同时具有正高级以上技术职务;
(2)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前三名主要完成人或省杰出贡献奖获得者;
(3)有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创新型科技团队的主导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骨干企业(包括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的主要技术负责人;
(4)我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经原国家人事部批准的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省优秀专家等。
2.申请者所在单位(聘用单位)具备从事研究所必需的主要实验条件以及研究团队等基本保证,申请者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本项资助的研究工作。
(二)科技创新杰出青年
科技创新杰出青年的申请者,除《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管理办法》规定的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该办法第八条规定的以下条件:
1、在申请当年1月1日未满45周岁;
2、获博士学位两年以上(证件签发日期到受理申请当年12月31日满两年)同时具有相当
3、具有从事研究所必需的主要实验条件以及人力、物力等,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本项资助的研究工作。
三、申报要求
(一)实行限额择优推荐的办法,各二级单位限报 1 项
河南省科技厅鼓励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创新型科技团队的领军人才,以及符合科技创新杰出人才申报条件的各类优秀科技人才申报。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创新团队以依托单位名义申报,同时注明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型科技团队的名称(依托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科技创新团队申报的,需附相应的批复文件复印件),不受依托单位项目申报指标限制。凡已获得过资助的,不得再申报同类科技创新人才计划。
(二)申报材料
申报材料分初稿与正式稿两阶段报送
1、初稿报送
初稿只报《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申请书》及附件目录、自评打分表(见附件5),是校内初评依据;
2、正式稿报送
凡通过校内评审的项目负责人,需按以下要求报送申报材料:
(一)申报科技创新杰出人才、科技创新杰出青年项目须填报《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申请书》(见附件2)和《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预算申报书》(见附件3)。预算编报和审批应符合《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
(二)纸质申请书和项目预算申报书(A3纸双面印制)一式三份,同时还要把申报材料的电子版(电子版发至kjc-jhk@zzuli.edu.cn)。
(三)科技项目经费预算申报将实行网上申报,网上申报网址为:http://app.hnkjt.gov.cn。网上申报时间另行通知。
四、受理时间和地点
初稿报送时间:
正式稿报送时间:
受理地点:东二楼236房间
附件:申报2015年度省创新人才项目所需材料.rar(1-5附件)
5. 自评打分表: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青年评审打分标准